他们都是凡夫肉体投查查配资平台,但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却创造了“神迹”,下面让我们一起见识这十位“兵神”的传奇经历。
第一位 战役中打不死的兵王
1952年11月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的第22天,12军91团5连入伍才一年的21岁新兵胡修道接到命令,和另外两名老兵一起坚守597.9高地3号阵地。
第二天拂晓,敌人便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对三号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
激烈的战斗让其他两名战士身负重伤,完全失去了战斗能力,阵地上只留下胡修道一个人继续抵抗。
面对这十死无生的危局,胡修道沉着应对,生死置于脑后,凭一己之力坚守两天两夜,打退了敌人40多次进攻,亲手歼敌280余人。
48个小时里面胡修道没有喝过一口水,没有吃过一粒米,用无比坚韧的意志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战后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指挥部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第二位 和阎王爷扳手腕的超神战士
这位猛人叫吕学敏,是烈士黄继光的同村好友,两个人一起相约参加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吕学敏所在的连队奉命坚守537.7高地,战斗打的异常惨烈。
战斗打到最后,隔壁的七号阵地全军覆没,连长于是让吕学敏一个人去坚守七号阵地,并告诉他没有任何支援。
吕学敏没有丝毫犹豫就接受了命令,火速赶到了七号阵地。
为了更好的阻击敌人,吕学敏用敌人的尸体搭建了一个机枪掩体,然后开始了自己“超神”的表现。
他一个人接连打退了美军17次攻击,在自己左臂断裂、左眼被打失明的情况下,依旧杀敌上百人。
最终身负重伤,弹尽粮绝的吕学敏拼劲全力用报话机对炮兵部队大喊:“向我开炮,请炮火覆盖537.7高地。”
敌人连续对537.7高地进行了四轮炮火洗地。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吕学敏英勇牺牲的时候,这个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的无敌战士竟然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
第三位 吓破敌人的仡佬族“狙神”
他的名字叫邹习祥,1922年4月24日出生于贵州务川栗园何家矸的一户仡佬族农民家庭。
7岁开始就跟着父亲打猎为生的他从小就在射击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27岁这年他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但独山战斗中邹习祥果断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斗中,担任机枪排排长的邹习祥奉命坚守537.7高地。
在43天的残酷战斗中,他用206颗子弹消灭了联合国军203人,以几乎百分百的命中率打的敌人闻风丧胆。
被自己的对手美军誉为“不可战胜的神话狙击手”。
战争结束后邹习祥被志愿军总部评为“二等功臣”,并授予“冷枪英雄”荣誉称号。
第四位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单兵之神
他叫王占山,10岁开始就参加了八路军儿童团,是在火中长大的穷苦人家孩子。
1952年10月,23岁的王占山入朝作战,担任第54军第135师第404团3营7连3排排长。
金城战役中他率领6名残兵坚守408.1、408.2两座高地4天4夜,顶着敌人的飞机轰炸打退了美军38次进攻,歼敌400余人。
战斗结束后王占山身受重伤,全身上下共有38个弹孔,没有一丝完好的皮肤。
医生们连续抢救了4天,这才把这个单兵之神从死神的手里面抢了回来。
第五位 塞回肠子继续战斗的川娃子
蒋诚1928年12月出生于重庆合川区隆兴镇玉河村,1949年12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机炮连的一名战士。
1952年11月11日,坚守上甘岭537.7高地的蒋诚在连续断水断粮11天的不利局面下率领仅存的24名战士发起反攻。
他顶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用重机枪歼敌400余名,击毁敌重机枪一挺,还击落敌机一架。
由于杀伤力太强蒋诚被敌人集火攻击,导致腹部严重受伤。
发现自己肚子被打穿肠子掉出来后,蒋诚咬着牙把肠子塞了回去,简单的用绷带缠了两圈就继续投入了战斗。
蒋诚的英勇吓退了冲上来的美国人,为战斗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战后蒋诚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等功奖励。
第六位 受上天庇护的“阻击之王”
张桃芳不是天生的狙击手,刚随整编第24军214团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张桃芳的射击水平很差。
考核当中三发子弹全部脱靶,成绩倒数第一,被调到炊事班帮忙。
但就是这样一个“拉胯”的新兵蛋子,却在之后的日子里面苦练枪法,最终让自己顺利进入了狙击小组。
1953年1月11日,张桃芳踏上597.9高地7号阵地,和训练有素的美国狙击手展开了一场以命搏命的死生较量。
在实际战斗的31天里面,张桃芳用一杆莫辛-纳甘步骑枪,在没有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帮助下,仅靠机瞄射出442发子弹,击毙美军狙击手214名,创下了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杀敌最高战绩。
比他的战绩更加神奇的是,在一次次危险的对狙中,张桃芳每次都能全身而退,战斗结束后依旧毫发未伤。
为了表彰张桃芳的英勇事迹,志愿军总部授予他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称号。
第七位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爆破英雄
1951年5月24日,志愿军239团7连奉命在照阳江南岸麟蹄至白隐公路旁的一座小山上阻击美军,掩护主力部队转移。
4班所担负的任务最终,他们需扼守公路,坚决不能让敌人的坦克过去。
为了确保圆满完成任务,出生在四川省江津县十全镇,刚满30岁的班长谭炳云冒着敌人坦克的机枪扫射冲出工事,准备用手雷炸毁坦克。
电光火石之间谭炳云炸毁了敌人的一辆坦克,但由于距离太近他也被手雷的碎片击伤。
见敌人的进攻终于停了下来,一身是血的谭炳云退回了战壕,一边让战士们包扎伤口,一边目不转睛的盯着敌人的动向。
发现敌人重新又派上了一辆坦克,谭炳云一把推开身边的战友,再次冲了出去。
在接下来的20分钟里面,受伤的谭炳云灵活走位,用手雷一共炸毁了敌人坦克3辆、汽车1辆,吓得敌人8个小时不敢前进。
1951年9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第八位 传奇的“无敌神炮手”
张炳恒1925年出生于安徽阜南,26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以后担任机炮连班长。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敌人在坦克的掩护下朝着448.6高地冲来,阴差阳错的把指挥所的伪装炸飞。
瞬间正在研究作战的首长们暴露在了敌人黝黑的炮口之下。
危急关头张炳恒挺身而出,扛着一门无后座力炮发起了反击。
在敌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下,张炳恒用这门没有架子的炮共歼敌105名,轰毁敌火力点31个,击毁敌轻重机枪38挺,高射机枪12挺,战防炮一门,毁伤敌坦克7辆,毁四辆,击毁敌弹药库一座。
战后张炳恒被志愿军总指挥部授予特等功。
第九位 专打精锐的孤胆枪手
1951年4月,志愿军第63军第187师561团突破临津江,把敌王牌部队“格洛斯特营”的包围在了雪马里地区。
24日拂晓,双方在雪马里东北314高地上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格洛斯特营”被击溃,仓皇而逃。
担任战斗组组长的2连志愿军战士刘光子发现这种情况后带着两名新兵冲上了高地,正好看到对方一个炮兵连正准备逃跑。
顾不上联系大部队,刘光子让两个新兵藏在石头后面,他自己则端着PPS-43冲锋枪冲下山去。
在敌人惊恐的目光中他用手雷炸死十数人,然后虚张声势,声称敌人被包围了,并用战前学的英语大喊“缴枪不杀”。
看刘光子如此淡定霸气,被打蒙的敌军官兵不知所措全部举手投降。
就这样刘光子一人押着63名受到英王赏赐的精锐回到了部队,创下了志愿军战士俘虏敌军最高记录。
第十位 不损一人全歼数百名敌人的英雄排长
1950年11月29日凌晨,337团1营1连尖刀2排在排长郭忠田的带领下赶到葛岘岭,奉命阻击美军。
上午八点钟,郭忠田发现美军的先头部队出现在了视野中。
在看到这只美军部队的前面有足足50多辆坦克后,郭忠田自作主张,命令部队不准开枪,把敌人的坦克部队放过去,集中火力攻击敌人的步兵车队。
在郭忠田的灵活指挥下,他们歼敌215人,缴获火炮6门、汽车58辆,只靠一个排的兵力就把美军不对挡在了葛岘岭下,不得寸进。
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美军100余架次飞机的连番轰炸下,郭忠田所率领的2排无一伤亡,胜利完成了自己的阻击任务。
1952年1月,志愿军领导机关给郭忠田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盛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